02 这是一场三万多公里的旅行

事实上,虽然人们长期以来都很好奇雨燕的飞行能力和迁徙路线,但由于雨燕是在是太小太轻了,只有30-40克重,稍微重一点的装置都会影响雨燕的正常飞行。

北京雨燕:传说中“没有脚的鸟”

戴着环志的普通雨燕

所以在早些时候,人们试图通过环志(特制的、标有编码的金属脚环)来了解雨燕的飞行踪迹。但是大家也知道,雨燕飞得快,又飞得远,环志的最大作用可能就是用于估算雨燕对于繁殖地的忠实度。想要知道它们飞往何处,经过哪些地方,还得找到其他办法。

光敏定位仪便是近年来科学家们找到的新方法,定位仪净重仅0.65克,对雨燕飞行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定位仪上的光敏元件会对太阳高度角及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记录。

科学家们在回收了定位仪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就可以通过一套方法计算出雨燕相对准确的迁移路径。

北京雨燕:传说中“没有脚的鸟”

光敏定位仪

大家看看安装了光敏定位仪的雨燕,是不是像背上了一个小书包?当雨燕在来年春天回到原来的栖息地进行繁殖时,科学家们就可以对这些定位仪进行回收,然后确定它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在哪驻足停留啦!

2012年,一项发表在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上的论文研究了欧洲普通雨燕的迁徙轨迹。这些空中精灵会向南穿过欧洲,然后向西南方飞过西撒哈拉沙漠,前往刚果盆地

北京雨燕:传说中“没有脚的鸟”

欧洲普通雨燕的迁移轨迹

比起这些欧洲的亲戚,北京雨燕要前往越冬地所要经过的距离想来都要更远一些,事实也正是如此。

2014年5月,中国观鸟会给31只北京雨燕身上佩戴了定位仪。来年5月,他们回收到了13只佩戴了定位仪的雨燕,虽然数量较少,但是依旧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关于北京雨燕迁徙的有效信息。

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2018年,科学家们一共回收了25个光敏定位仪,其中还有5个具有两年的跟踪数据。基于这些定位仪提供的数据,科学家们绘制了北京雨燕前往非洲过冬,再从非洲返回北京的迁徙线路,相关文章于今年7月发表在期刊《运动生态学》上。

北京雨燕:传说中“没有脚的鸟”

左为前往非洲越冬的轨迹,右为春季返回北京的轨迹

令人惊叹的是,这段迁徙之旅竟然逾越了差不多30000公里的距离。

具体而言,北京雨燕从7月离开北京,历经3个多月,到达南非高原的越冬地,这半程就已经差不多有15000公里,这意味着这些雨燕每天要飞行130多公里。

来年春天,北京雨燕从非洲返回和大家相见,这段距离同样不短,但是北京雨燕们赶着回来繁殖,飞行速度较快,差不多两个月就能完成返程。

所以当年存在一种说法,认为一只北京雨燕在自然老死之前(按寿命14年计),飞行的距离已经可以超过地球月球间的平均距离(384403.9公里)。

雨燕,真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生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