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山水田园诗翻开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篇章。陶渊明选择的是完全的归隐田园,不苟且于仕途。他曾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见,陶渊明向往田园生活的愿望是发源于本真。
据史料记载,陶渊明曾经出仕,而且深受上司赏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陶渊明决心放弃仕途,选择归隐的呢?
《晋书·陶潜传》中记载道:“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出生于官宦世家的陶渊明生性耿直、淡泊名利。在朝政腐败、官场黑暗的东晋末年,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于养家糊口的现实逼迫,陶渊明本着“大济苍生”的目的出仕。因受不了官场盛行的腐臭之气,心性清高的陶渊明多次辞官。
405年,年过四十的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有一天,浔阳郡派督邮下来视察。据说这位督邮是个贪婪的小人,经常假借公差之名,收受贿赂。陶渊明本就不想巴结这种小人,更厌恶官场的迎来送往,于是就起草了一份辞官书,将官服印绶放在案上后,携妻子回老家,隐居乡野去了。
辞官以后,陶渊明回到家乡。虽然没有了俸禄,但作为名门之后,陶家还是有些房屋地产的。归隐后的陶渊明和妻子耕种于陇亩之上,以资生活。由于雅爱诗书,估计农田管理得也不怎么样,所以日子比较清贫。虽然有时捉襟见肘,但陶渊明却能乐在其中,怡然自得。从陶渊明归隐后的诗作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