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草莓畸形膨大会致癌吗

流言:个头大,形状奇怪的草莓都是用膨大剂催出来的,膨大剂会致癌,并且会在人体内积累。

准确地说,我们吃的并不是草莓的果实,而是膨大的花托,上面的那些小颗粒才是真正的果实。

异常大且形状奇怪的草莓确实存在使用膨大剂的可能。其实,膨大剂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农药,也不是像滴滴涕(DDT)那样污染环境而被禁用的非法化学药品。它的学名叫氯吡脲(CPPU),属于苯脲类细胞分裂素,是一种已经广泛应用在猕猴桃、甜瓜等果上的生长调节剂。氯吡脲的作用原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它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激素的分泌来发挥作用:它能促使植物细胞加倍分泌细胞分裂素,增加单位时间内植物细胞分裂的次数;同时,它还能促使生长素的分泌,使细胞长得更大。结果从整体上来看,我们需要的“果实”就增大了。

对于膨大剂,大家最关心的恐怕就是膨大剂的安全性。实验的数据表明,小白鼠口服急性中毒剂量为每千克体重4918毫克,长期接触可能会引起体内蛋白质紊乱。不过,在通常条件下,膨大剂降解较快,在喷施到植物上24小时后就有60%发生降解。即使进入动物体内,膨大剂也不会赖着不走,实验老鼠摄入的膨大剂在7天后只有2%残留在体内。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膨大剂还算安全。此外,至今还没有因接触膨大剂致癌的报道,低剂量膨大剂对肝、肾功能的长期影响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通过体积和形状来判断草莓是不是使用了膨大剂,并不完全可靠。草莓的个头实际上和许多因素有关。首先,草莓的品种本身就有很重要的影响。通常来说,多倍体植物都要比它的2倍体(细胞内有2组染色体)个头大。草莓栽培品种都是染色体数目加倍以后的8倍体(细胞内有8组染色体),所以我们吃的人工栽培草莓的个头远远超过了野生的,大小超过大家记忆中“以前的草莓”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园艺学通过不断地杂交也繁育出了不少个头大的品种,这在欧美的草莓品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除去品种的影响,只要适当地进行疏花疏果,也可以得到更大的草莓。道理很简单,草莓的植株尺寸和叶片数量基本上是确定的,合作用产出的、可以分配到果实的营养物质的总量也就确定了,至于选果实多还是选个头大,就只是个简单的算术问题了。最近的一项实验表明,适当的摘除果实,可以让草莓的单重提高1倍,含糖量提高20%。只是,要品质还是要产量确实是个比较困难的选择。

至于果实畸形的问题就更复杂了,低温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草莓畸形。最新的一项实验表明,如果真正的果实——草莓上的小颗粒受低温影响发育不良,或者在草莓生长过程中被摘除,草莓都容易发生畸形。所以,畸形的草莓并非一定与膨大剂亲密接触过。

当然,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繁曝光的形势下,这样的解释多少显得有些苍白。回过头来想想,消费者要求的好外观和低价格,其实也是给果农出的难题。

结论:谣言粉碎。异常大的畸形草莓,确实有使用膨大剂的嫌疑。但并没有研究、报道发现膨大剂会致癌。并且,这种物质在环境中降解得很快,进入动物体后也会很快排出。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膨大剂还算安全。

参考资料:

[1]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氯吡脲的环境行为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农药,2008,47(4)

[2] 梁英龙等.疏果对设施栽培草莓“枥乙女”单果重、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浙江农业学报,2006,18(4)

[3] 童新平,杨海新,范晓荣.草莓膨大剂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试验.中国果,2001(6)

[4] Ariza M T, Soria C, Medina J J, et al. Fruitmisshapen in Strawberry Cultivars (Fragaria X Ananassa) Is Related to Achenes Functionality.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2011,158(1)

膨大剂的前世今生

膨大剂名为氯吡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等领域。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扩大伸长、促进果实肥大、提高产量等作用。

膨大剂最早是在研发的。1985年,开始生产这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此后膨大剂进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