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古装电影里看到别人用到“打尖”这个词。那么“打尖”是什么意思呢?
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据考证,“打尖”系“打火”之误。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人们将一天三餐之中的中顿饭,因其正值日中之时,所以称为中火,后引申为旅途中之餐曰打火。叫来叫去,不知何时何原因,又将打火叫成了打尖。
清人福格《回听雨答丛谈》卷11记:“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寻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这在小说和杂剧中也俯拾即是。《水浒传》第60回:“且说吴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说岳全传》第8回:“当下牛皋、王贵将带来的家伙,团团的寻着些水来,叫众庄丁打火做饭。”元王实甫《西厢记·楔子》:“〔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
延伸阅读:
广东人“打尖”,指不守秩序、插队的意思;
四川人“打尖”,指农忙的时候在地里吃点小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