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微子

  要说中微子,就不得不提它的“老大哥”——原子基本组成之一的中子。中子在衰变成质子和电子(β衰变)时,能量会出现亏损。物理学上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鼻祖尼尔斯·玻尔据此认为,β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失效。

探索十大神秘宇宙之谜

  1931年春,国际核物理会议在罗马召开,当时世界最顶尖的核物理学家汇聚一堂,其中有海森堡、泡利、居里夫人等。泡利在会上提出,β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正确的,能量亏损的原因是因为中子作为一种大质量的中性粒子在衰变过程中变成了质子、电子和一种质量小的中性粒子,正是这种小质量粒子将能量带走了。泡利预言的这个窃走能量的“小偷”就是中微子。

  中微子的电荷是中性的,它们比基本粒子质量要轻,可以毫无阻碍的穿过几千公里,比如你正在阅读这段文字时,就会有一些穿过你的身体。这些“幽灵粒子”产生于一些内部反应,还有一些超新星爆炸等。在一个中微子检测项目中,不少探测器被置入了地下、深海或大冰川的内部。、

  中微子有大量谜团尚未解开。首先它的质量尚未直接测到,大小未知;其次,它的反粒子是它自己还是另外一种粒子;第三,中微子振荡还有两个参数未测到,而这两个参数很可能与宇宙中反物质缺失之谜有关;第四,它有没有磁矩;等等。因此,中微子成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地球物理的交叉与热点学科。

8、类星体

  类星体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距离地球至少100亿光年。类星体是一种在极其遥远距离外观测到的高光度和和强射电的天体。类星体比星系小很多,但是释放的能量却是星系的千倍以上,类星体的超常亮度使其光能在100亿光年以外的距离处被观测到。据推测,在100亿年前,类星体数量更多,光度更大。

探索十大神秘宇宙之谜

  类星体,又称为似星体、魁霎或类星射电源,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19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类星体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它比正常星系亮1000倍。对能量如此大的物体,类星体却不可思议地类星体巨大的能量小。与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的星系相比,类星体的直径大约为1光天(light-day)。一般天文学家相信有可能是物质被牵引到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中,因而释放大量能量(喷发激烈射线)所致。这些遥远的类星体被认为是在早期星系尚未演化至较稳定的阶段时,当物质被导入主星系中心的黑洞增添“燃料”而被“点亮”。

  这些明亮的星标对于我们来说是宇宙可见的边缘,提醒着科学家宇宙混沌的起源。类星体可以释放比上百个星系结合在一起还要多的能量。它们是遥远星系中心的可怕黑洞。这张图拍于1979年,是类星体3C 273

9、真空能量

      真空能量是一种存在于空间中的背景能量,即使在没有物质的空间(称为自由空间)亦然存在。真空能量导致了多数基本力的存在。它的效应可以在各式各样的实验中观测到,例如光的自发放射、伽马辐射、卡西米尔效应、范德瓦耳斯尔力、兰姆位移等等。另外它也被认为与物理宇宙学中的宇宙常数项有关

10、量子力学说

    真空空间是由“虚拟”的亚原子粒子产生的气泡,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出现和消失。这些稍纵即逝的例子赋予了空间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根据广义相对论,可以制造反重力的作用力,让空间分离膨胀。不过就算这样解释,也没有人真正知道造成宇宙不断膨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认为,这种猫科动物很可能会在2011年灭绝;在2002年,西班牙猞猁仅剩下94只野生个体,属于极度濒危物种,被人们普遍认为“拯救无望”;而根据西班牙动物保护机构最新(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西班牙猞猁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686只,从“极度濒危物种”变成了“濒危物种”,离灭绝又远了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