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库蓄水20年,是一座天然的优质鱼库,里面最大的鱼,能有多大?

20世纪90年代,三峡渔民疯狂在长江中捕鱼,捕获对象主要有鲢鱼、青鱼、鲤鱼、铜鱼、黄颡鱼、南方大口鲶等鱼类,渔业年产量在3200~11000吨之间,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长江中的鱼类数量从1999年开始急剧下跌,并且流域生态功能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大幅衰减,部分珍稀鱼类濒临灭绝。

三峡水库最大的鱼多重(600多千克)

为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从2003年开始,我国对长江实施每年3~4月的禁渔期,从2020年开始,为了更好的保护渔业资源,我国开始了为期10年的长江禁渔计划,为鱼类的繁衍生长保驾护航。

2003年,三峡水库水位提高到了135米,后续再度提高了156米,当水位提高到175米时,三峡水库的蓄水容积高达393亿立方米,在这片广袤的水域中,是否存在“超大鱼”呢?

长江中的大鱼主要是鲟鱼,可细分为白鲟、中华鲟、长江鲟(达氏鲟)。

长江流域一直流传着“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其中“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则是指白鲟。

成年中华鲟体长超过2米,最大能长到4~5米,体重超过500公斤,性成熟较晚,雄性要8年,雌性要14年,属于典型的海河洄游性鱼类。

幼鱼在黄海、东海以及南海北部的浅海区域觅食,这里食物丰富,能满足它们较大的日常能量需求,当性成熟后,中华鲟会洄游3000多公里,抵达长江上游宜宾江段开始繁衍任务,这里的水质、砾石等,都能满足它们产卵的要求,完事后中华鲟继续顺游而下,可以说,中华鲟的一生都在奔波,不过随着葛洲坝的修建,中华鲟正常洄游路线遭到拦截,目前还在适应新环境中。

1993年,我国明令禁止捕捞中华鲟;1998年,我国将中华鲟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0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极危物种。

目前野外中华鲟数量较少,大多属于人工繁殖放生,要说现在水库中的中华鲟有多大,个别应该可以超过2米。

2014年,湖北新洲双柳街一渔民,意外在长江捕获一条长3.3米,重约700斤,被捕时有多处伤口,后被送往长江水产研究所治疗。

2017年,重庆忠县一位渔民,意外误捕到一条野生中华鲟,经过测量,这条中华鲟体长约1.8米,体重超过100斤,后来被有关部门救治后放生。

再来说下白鲟,白鲟最大体长可以高达7.5米,体重近900公斤,属于不折不扣的“大鱼”,它是性情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能轻松一口吞掉几十公分长的成年淡水鱼

1976年之前,从捕捞数据来计算,白鲟平均体重在37公斤左右,之后因过度捕捞,族群数量急剧减少,后来因葛洲坝的修建,导致本就不过的白鲟无法完成洄游繁殖,再加上栖息地被破坏、水体污染等因素,白鲟在2019年12月23日被官宣灭绝。

长江鲟相比于前两种鲟鱼,整体个头偏小,成年也就在12.5~16公斤左右,同样也面临着水体污染、栖息地被破坏、大坝修建等因素。

2022年7月,因未能发现除增殖放流种群外的幼鱼,长江鲟被评估为野外灭绝,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在长江流域的三种本土鲟鱼中,体型最大的白鲟被官宣灭绝,长江鲟体型又不大,所以目前长江中最大的鱼为中华鲟。

除了鲟鱼之外,其他鱼类能长多大呢?

2004年9月,钓友在南京六合金牛湖水库钓到一条体重212斤的青鱼;2005年7月,同一地点再钓上一条228斤的青鱼,由上海专家将其制作成标本,至于有人说曾在三峡水库捕获过一条400多斤的青鱼,这个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2014年7月,重庆江段石芦河支流,有一渔民捕捞到一条重达300多斤,体长3米的鳙鱼,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将这条鱼称为“鳙鱼王”。

三峡水库最大的鱼多重(600多千克)

一般而言,在十年禁渔期的政策下,长江中的鱼类数量和体型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前面3~4年,鱼类会进入性成熟阶段,事实也是如此,根据有关部门对三峡库区的抽样调查来看,水库里基本都是1~3年的低龄鱼,其中1~2年低龄的鲢鱼占总量59%,1~2年低龄的鳙鱼占总量75%,1~3年低龄的鲤鱼占83.3%,1~3年低龄的鲫鱼占81.2%。

从数据得知,目前三峡库区的常见鱼类,绝大多数是人工增殖放流的鱼苗,前面3~4年长个头,进入性成熟期,后续6~7年继续再长个头。

十年禁渔期,能让很多鱼类在成年体的标准个头基础上,再增加10~20公斤,如果现在有50公斤的巨型鲢鳙,禁渔期结束后,可能会长到70公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