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高考状元
虽然王思潮对UFO的研究很是执着,但那毕竟是一件有待证实的准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谁能百分之百地确定UFO就是外星人的飞船。所以王思潮的天体物理学家的身份更为实在和可信。而对于王思潮来说,自己和星星的不解之缘,要追溯到半个世纪前。
1957年,广东省高考状元不是别人,正是风华正茂的王思潮。数学100分,物理97分,化学93分,政治、语文低一些,都是70多分。以他当时的成绩,填报国内任何大学的任何专业都不成问题。可他为什么选择了天文专业?
“我现在从事的天文研究工作,有兴趣的原因,也有偶然性。”王思潮的思绪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我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对历史感兴趣;到了初三,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数学老师,就觉得数学很有意思,逻辑性很强;高一的时候,研究生毕业的校长教物理,我又觉得物理很有意思。高中时,我的数学、物理成绩越来越突出,所以高考的时候我就在物理系、数学系里选。后来我选了物理系,因为物理系的课程里还包含数学,这样,就把我的两个特长都包括进去了。我上的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很巧的是,没多久系里新开了一个天体物理专业,老师就把我们一帮人全转到天体物理专业了。”
王思潮的父亲当时是中山大学的老师,对于王思潮的选择,他的父亲并没有过多地干预,“他不管,让我自己选,但他也有个基本态度,就是将来国家建设需要文科,但更需要理工科。”
国内陨石研究的开拓者
北大毕业后,王思潮来到了南京,来到了紫金山天文台。
“那个时候,我对知名天文学家的太阳系起源理论仔细琢磨后发现,他们虽然是大家,但他们的理论还是有些随意性,并没有事实依据。我就想自己找一条新的路子来研究——寻找太阳系最古老的记录。我到图书馆查询资料,发现陨石正好跟太阳系同岁。那是1970年,江苏东台正好落下了陨石。于是我就提出了要研究陨石的设想,这在当时国内天文界可以说是开先河。”
“研究陨石就要全国各地跑,有的人就说,你是不是喜欢游山玩水?”王思潮说,写开题报告后,支持的人比较少,因为以前都没有人提出这个思路来。
“其实,研究陨石是非常艰苦的,陨石一般不会落在南京这样繁华的城市,都是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而且在陨石研究方面,天文界前人的经验少。”他从1970年开始开展陨石研究,一共进行了7次陨石的科学考察。
后来的发展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当时多数人并不看好,但30多年后,陨石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天文学界的一个新的方向,现在紫金山天文台专门设有研究这一领域的天体化学实验室。陨石研究现在也已经成为国际天文界的一个重要方向。
“所以说,我们的研究要从实际出发,要有前瞻性,要能预测到所研究的内容将来会发展到什么方向,不仅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还要善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更要坚持不懈,不要害怕别人的冷言冷语。”谈到自己的科研心得,王思潮这样描述。
难忘吉林陨石雨
1976年,37岁的王思潮研究陨石已经六年,虽然也见过在江苏东台落下的陨石,但他并没有到过现场,他一直都是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对陨石进行研究。
“当时通讯方式主要靠写信,我收到了北京熟人寄来的一封信,告诉我3月8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出现了罕见的陨石雨,掉下来了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王思潮接到信时,已经是两天后了,他急不可耐,立即和同事杨修义乘火车赶往吉林。
这个世界上最大范围的陨石雨发生在吉林省吉林市的北郊,陨石雨宽8公里,东西长70公里,相当于从南京到镇江这么远。“我们找到了最大的陨石落下来的地方,那个坑直径有两米,用竹竿探不到底。我们找到了两名目击者,他们当时在回家的路上,听到天空中有爆炸的声音,一看,一个黑乎乎、一米长、像大油桶的东西直往下飞,到了地上就发出很强烈的碰撞声音。他们当时以为是飞机演习时扔下的炸弹。但他们没有听到爆炸声,只看到升起的蘑菇云有四五十米高。他们壮着胆子,靠近坑一看,有些碎石块,表面是黑的,还有些温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