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特云究竟有多大呢?今天的很多天文学家认为它的范围延伸到距太阳约 50,000 天文单位的地方, 但也有人象奥尔特当年一样, 认为它延伸得更远,直到太阳引力控制范围的最边缘。 这一边缘大约在距太阳 100,000-200,000 天文单位处, 在那之外,银河系引力场的潮汐作用及附近恒星的引力作用将超过太阳的引力 (请读者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在提到银河系引力场时强调 “潮汐作用”,而在提到附近恒星的引力场时不强调这一点?)。如果那样的话,奥尔特云的外边缘应该就是太阳系的疆界了。

    不过,奥尔特云未必是太阳系疆界附近的唯一秘密。 1984 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劳普 (David Raup) 和塞普考斯基 (Jack Sepkoski) 在对过去两亿五千万年间地球上的大规模生物灭绝状况进行研究后提出, 那种灭绝似乎平均每隔 2,600 万年发生一次,而且有迹象表明其中至少有两次似乎与大陨星撞击地球的时间相吻合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被认为是发生在距今约 6,500 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 同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物理学家马勒 (Richard Muller) 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认为太阳有可能有一颗游弋在太阳系边缘的伴星,这颗伴星是一颗褐矮星或红矮星 (褐矮星的质量约在木星质量的 13-75 倍之间,红矮星的质量约在木星质量的 75-500 倍之间),它距太阳最远时约有1.4- 2.4 光年(感兴趣的读者请根据上下文提供的信息,计算一下它离太阳最近时的距离)。这颗伴星每隔 2,600万年经过奥尔特云的一部分,在它的引力干扰下,大量的奥尔特云天体会脱离原先的轨道而进入内太阳系,其中个别天体会与地球相撞,从而造成大规模的生物灭绝。由于这颗伴星所起的可怕作用,它被称为内梅西斯 (Nemesis),这是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如果太阳真的有这样一颗伴星,并且它真的有人们所猜测的那种作用,那它无疑是太阳系疆界附近最可怕的天体。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必害怕,因为按照那些科学家的说法,地球上最近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大约发生在距今五百万年以前,那么下一次同类事件 - 如果有的话 - 就该是两千多万年之后的事了。那时假如人类还存在,想必该有足够的智慧来避免灾难。

    人类探索太阳系疆界的事业却远未结束, 这样的事业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科学, 她值得人们去做永生的探索。

    人们认为太阳外其他恒星也会有自己的奥尔特星云存在,又如果两颗距离近的恒星,其奥尔特云会出现重叠,导致彗星走进另一恒星的太阳系内部。预计在1000万年以内,最有可能摄动奥尔特云的恒星是Gliese 710。

    该恒星距离地球63光年,它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因为透过固有运动,朝着地球方向逐渐移近。根据Hipparcos卫星最新传回的数据,它可能会于140万年内进入与地球1.1光年(70,000天文单位)的范围内。在最近距离时,现在裸视不可见的这颗暗星,将会成为可以和心宿二争辉的0.6星等亮星。

  Gliese 710 不会和太阳相撞,但它的强大引力将摄动奥特云,使大量的彗星进入内太阳系,增加与地球发生撞击的机会。

  有趣的是,在过去或未来的1000万之间,对太阳系的摄动影响力排第二的恒星是大陵5,它是一个三连星系统,拥有太阳5.8倍的质量,在730万年前,它距离太阳系不到9.8光年。

太阳系的边界:

太阳系既没有法定的边界,也没有一致公认的范围。如果以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作为太阳系边界,那么,边界线离太阳约39.4天文单位,约合59亿千米。格里格·梅利什彗星曾于1907年回归,它的周期是164.3年。如果以它的轨道的远日点作为太阳系的边界,则半径是58天文单位。奥尔特云的距离为3万~10万天文单位,也有定为15万天文单位的。如果以奥尔特云为太阳系的终端,太阳系边界也就可以定在这里。利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算得太阳系的稳定边界在8万~10万天文单位处,超出这个范围的天体和物质,太阳引力对它将不起作用。

奥尔特云未解之谜:彗星起源地?太阳系的边界 ?

     美“旅行者”1号飞船揭示太阳系边界新特征

   奥尔特云未解之谜:彗星起源地?太阳系的边界 ?

即将飞出太阳系的美国“旅行者”1号飞船,已经发回了有关太阳系边界的大量数据。科学家22日报告说,这些数据既证实“旅行者”1号已进入太阳系最边远的地带,也揭示了太阳系边界一些新特点。

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飞船,现在已距地球140亿公里,是飞得最远的人造航天器。它在2004年12月16日左右探测到的一些迹象,使科学家们判断它已首次穿越太阳系最外层的标志——激波边界。

   根据“旅行者”1号这次穿越激波边界时搜集的数据,科学家们在将于23日出版的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它在太阳系“远郊”的所见所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