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平原又名波德平原,位于欧洲波兰、德国北部。西自莱茵河口,东至波兰东部的狭长地带。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为50~100 米,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西部有些地区在海平面以下,地貌与第四纪冰川作用紧密相关,但由于玉木冰川只出现在易北河以东地区,因此以易北河为界东西两部分的地貌特征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冰碛地貌不很显著,为一起伏和缓的低平原,由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为低地带、砂质平原带。东部地区冰碛地貌保存较好,由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为砂丘带、底碛平原带、终碛丘陵带、冰水平原带和黄土带。

1.png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排名

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是中国东北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的1/5。

东北平原或称松辽平原(广义)、关东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恒河平原为印度大平原的东支,印度大平原在南亚喜马拉雅等山脉和德干高原之间,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西部又称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内;东部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平原(恒河平原)大部在印度境内,面积约51.6万平方千米。

北美大平原:也称普列里草原或北美大平原,普列里(Prairie)源出法语,大平原之称则来源于美国政府。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开始开发其西部领地。当时的美国政府在宣传西部的富庶和美丽时,把西部大草原称为大平原。分布于北美大陆中部和西部的辽阔的大草原, 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以禾本科植物为主。温度条件依地区而异,但植被以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地区发育较好。在稳定的群落中可以针茅、冰草、溚草、早熟禾、鼠尾粟和野麦等属的植物为代表;北美草原也是玉米和小麦的主要产地。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和草茎的高低,而又区别为高、中、低几种类型的草原,当降雨量进一步增加时,草原则转变为森林。

图兰平原(TuranPlain,俄语作TuranskayaNizmennost)又称图兰低地,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西南部和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西北部的广袤低地。北起哈萨克丘陵,东接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南抵伊朗高原北部之科佩特山脉,西临里海,面积150万平方公里,在北纬35度—北纬47度,东经70度—东经55度之间。有海拔1,000公尺(3,300呎)山丘和低于海平面凹地。锡尔河和阿姆河下游流经境内。

拉普拉塔平原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其西面是安第斯山脉,东北面和南面是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东南面是大西洋,总面积15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跨越玻利维亚、阿根廷、世界之最圭、乌拉圭四国,其中60%的面积在阿根廷境内。拉普拉塔平原北部为大查科平原,南部为潘帕斯平原。大查科平原地面平展低洼,雨季排水不良,在沿河地带形成沼泽和湿地;南部潘帕斯平原,地势坦荡平展,略向东倾斜,海拔多在150米以下。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第一大平原,世界第三大平原。南北长2000千米,东西宽1500千米,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南部海拔220~300米,中、北部海拔50~150米。自北而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景观平行分布,具典型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所覆盖。有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塔兹河等河流。中部和北部人口密度较低,南部随着对燃料、金属资源的开发而不断发展,形成了以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田,托木斯克铁矿为中心的工矿业基地。

东欧平原位于欧洲东部,世界第二大平原,其范围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里海之滨;东起乌拉尔山脉,西至波罗的海,近400万平方公里广大区域,平均海拔约170米。

亚马孙平原(英语:AmazonPlain)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并富特有种;动物种类亦很丰富,尤多树栖动物。矿藏主要有石油。人烟稀少,总人口约1500万,包括10万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和发展农牧业,开发自然资源,已建成贯通全境的亚马孙公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