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历史解密小编为大家带来“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详解”,详细内容请往下继续阅读。
什么样的爱情至死不渝,什么样的爱情刻骨铭心,什么样的爱情感动天地,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传说一直流传至今。我国七夕情人节的诞生也出自于这个牛郎织女传说,也唯有牛郎织女传说这样被人赞颂的故事才配得上爱这个字吧。
1.故事简介民间传说,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据说,牛郎是南阳城牛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条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由于农历的七月七日正当雨季,所以这一天常常下雨,人们便说这是牛郎织女的眼泪。农村中的一些少男少女还会趴在豆角架的下面,据说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美妙动人,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以牛郎织女来描述夫妻的恩爱。
2.传说意义牛郎织女神话传达出婚恋不依托于门第而以双方感情为前提的信息,牛郎织女神话透露出平等的情感内涵。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男女婚嫁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所以老牛就扮演了媒人的角色,但这种婚姻是不平等的,且事先并未征得王母、玉帝的同意;同时牛郎织女男耕女织、推举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爱情观念。揭示了民众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家庭理想,表现了民众对幸福爱情的独特领悟。
这则神话传说大力宣扬人性,歌颂人间真情,鞭挞人情中的炎凉,体现对真挚爱情的追求。所以老牛成了歌颂的对象,它的助人为乐,成人之美,任劳任怨的品德在传说中被大大渲染,凸现出来。而牛郎哥、嫂的无情则成了批判的对象。牛郎织女最终被拆散,相望于天河之滨,渲染了感人至深的人间至情,反映出人间青年男女为争取自由、幸福的爱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牛郎与织女的结合是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的,这里的牛郎是千百万中国家庭中男 性的代表,而织女则是靠织布为主的千百万中国家庭中勤劳、善良的女性代表,他们的结合组合成了一个男耕女织的家庭,自给自足,它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时代基本家庭模式和家庭生活的缩影。牛郎织女二人婚后生下一双儿女,可谓儿、女双全,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体现。
3.后续故事在河南鲁山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孙,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