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第一大将张任为何不降新主刘备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此人是刘璋手下为数不多的节将领之一,而且他还在“落凤坡”射杀了刘备的“凤雏”庞统。最后,他中了诸葛亮的诱敌之计,被刘备擒获,宁死不屈,遂被杀死。

在小说中,张任已经很牛叉了,但其实在历史上,张任的作用和能力恐怕比《三国演义》中更大。

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历史上的“蜀中第一大将”吧。

蜀中第一大将张任为何不降新主刘备?

史书上对于张任的记载很少,只有聊聊几句话,一百个字。

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仕州为从事。…….刘璋遣张任、刘跂率精兵拒捍先主於涪,为先主所破,退与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於雁桥,战复败。禽任。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惜焉。

这段记载就是说:张任是蜀郡本地人,出身寒微,却胆识过人,早年跟随刘璋的父亲刘焉,刘焉死后跟刘璋。

刘备袭击巴蜀,刘璋派张任等率领精锐部队在涪水关抵挡刘备,战败后退守雒城。后张任出战于雁桥,战败被擒。刘备知道他忠勇,希望劝降他,但张任厉声回答道:“老臣终不复事二主”,于是被杀,刘备也为之惋惜。

如果单看史书的记载,我们只能知道张任忠义不屈,打仗似乎很一般,难称大将。但是,通观其它史籍记载,我们其实能看到一个更加全面的张任,他还是很有能力的。

上面两条记载出自《益部耆旧杂记》,在这部史书中,称张任所率部队是“精兵”,也就是刘璋的精锐部队。

那么我们就要先看,刘璋的精锐到底是什么样的部队呢?

蜀中第一大将张任为何不降新主刘备?

事情还要从刘焉说起了。

刘焉占据益州后,一直都野心勃勃(他早年入主益州就是想有朝一日做皇帝,参阅拙作《这是曹操这辈子说的最豪迈的一句话,到底是吹牛X还是真性情?》)。后李傕郭汜乱关中南阳,当地百姓多逃亡至益州。刘焉父子便趁机将北来的人口进行整编,收取青壮年组建了一支新的部队,叫做“东州兵。”

英雄记曰:先是,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

刘焉死后,刘璋性格懦弱,优柔寡断,不能制衡好东州兵与巴蜀本地人的关系,导致巴蜀人不满,引起了一场内讧。

当时有一个叫赵韪的大官,率领巴蜀人攻击刘璋,号称要灭掉“东州兵”,刘璋惧怕,死守成都,“东州兵”为了活命,拼死帮助刘璋抵抗,结果赵韪战败,被部下杀死。

所以,在刘璋的部队中,“东州兵”就算是他的精锐了。

笔者认为,刘璋派给张任抵挡刘备的“精兵”应为东州兵。

或许有细心的朋友会问:张任作为巴蜀本地人,他有资格有能力统率“东州兵”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来看看刘璋用人的模式。

蜀中第一大将张任为何不降新主刘备?

我们看,在背叛刘璋的人中,既有张松这样的巴蜀本地人,也有法正、李严这样的“东州人”,这似乎可以说明:刘璋对内部各个派系的协调上很不利,导致众叛亲离。

刘璋用人颇有一些“不拘一格”的意思,或许就是这种“不拘一格”,没有主次,不分轻重缓急,内外亲疏,让他没能理顺巴蜀人和东州人的关系,导致双方都有人反对他。

但也正是刘璋的“大公无私”,使得相当一批人,无论是巴蜀本地人还是“东州人”,他们是愿意为刘璋尽忠的。

其中既有来自“东州”的南阳人王连,也有来自巴蜀本地的蜀郡黄权,他们都是抵抗到最后,刘璋投降后才归顺刘备的。

从刘璋手下人对刘璋的态度可以看到,刘璋用人不重派系,没有主次。

所以他有可能“大胆”启用巴蜀人与东州人“混搭”,并任命蜀人张任统率“东州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