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野史大观》里又提到:

或曰慈禧命太医以不对症之药致死亡。

自杀、“吃错药”、“中毒”,无论哪种都是非自然死亡,事实果真如此吗?

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吗?为何突然死亡

(翁同龢日记)

慈禧毒杀慈安的说法,严格来说并不成立。

因为所谓遗诏杀死东太后的说法实在太像中国戏曲中那种先皇留下某件信物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桥段,不符合清朝的体制,最重要的是,这段绘声绘色地故事除了当事人两人外,不可想象有一个太监宫女听到看到又不知死活地到处大嘴巴。金梁曾言:

近人依托宫闱,流言无实,尤莫甚于恽氏笔录所载孝贞暴崩事。即云显庙手敕焚毁,敕语何从而知?食盒外进,又谁确见?”(《清后外传》)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慈安太后去世时,“顿觉不适,然亦无大苦”(《清朝野史大观》),没有中毒的迹象。

最为全面详尽的描写见于《翁同龢日记》,身为皇帝师傅和礼部尚书的翁同龢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慈安太后发病的全过程:

慈安太后在4月8日早晨摔倒,整个上午牙关紧闭意识模糊,到了未时(下午13时到15时之间)大小便失禁,有痰堵塞气管,酉时(下午17时到19时之间),六脉将脱(心跳濒临停止状态),痰壅气闭如旧,最后在戌时去世。整个过程详尽而完整,没有显示任何毒发身亡的迹象。

有人要说,翁同龢身为臣子,自然不敢说出真相,如果真相涉及宫闱秘事和政治斗争。

但问题在于翁同龢此时正是礼部尚书,礼部主管皇室的婚丧大典,慈安太后的大丧份属他的职责范围,妥帖办好就是,没有必要追溯医案来洗地,显示一副我其实都知道但我就是不会说出去的“忠心”嘴脸,这是主子也不喜欢的。

事实上从医案本身初步判断,慈安所患之病应为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疾病。

慈安太后的脑血管疾病并非本是宿疾。仅仅根据《翁同龢日记》,其中就曾经记载过慈安太后之前的两次病发情:。一次是同治二年二月九日(1863年3月27日),她26岁时“自正月十五日起圣恭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另一次是同治八年十二月四日(1870年1月5日),她33岁时再次病倒,“昨日慈安太后旧疾作,厥逆半时许”。这些所谓肝厥、厥逆的症状都说明慈安太后患有脑血管疾病,只是年轻时身体本身条件较好以及抢救及时,没有恶化。

到了45岁时的这一次病发,终于无救——考虑到现代医学也不能打包票及时救治处理相关疾病,慈安太后的暴亡虽然事发突然,也不免启人疑窦,但无疑是自然死亡的概率更大一些。

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吗?为何突然死亡

(慈禧太后像)

当然,慈安太后的死亡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慈禧太后,自此,她的权力在法统制度上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制衡。

光绪八年十二月,病体痊愈、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因为晚清著名外交官薛福成的兄长薛福辰给自己治病有功,加赏头品顶带,调补直隶通永道,是年除夕,慈禧亲书“福”字和“职业修明”匾额赐给薛福辰,同时赐紫蟒袍、玉钩带一副,又赐宴体元殿、长春宫听戏。

这份酬庸从她的角度理所当然,因为如果没有遇到薛福辰,慈禧太后本人也可能就在40几岁的年纪和慈安太后一样仙逝,少活将近3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